2016年電動車行業下的血本,2017年能否打出好牌?
[提要] 中國電動車市場由增量市場進入存量市場,再加上激烈的價格戰,導致電動車廠商兩極分化,市場集中度也大大增強。
2016年的電動車行業是一個非常高歌猛進的一年,說成電動車行業品牌競爭鼎盛的一年也不足為過,不僅是電動自行車甚至在電動三輪車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年,但是2016年在大品牌高空資本轟炸以及中游企業深挖終端雙方互拼的前提下,成績仍然不足以讓經銷商朋友覺得非常滿意,終端經銷商賺不到錢這個行業難以維持,說白了電動車行業仍然是一個接地氣又靠品牌效應產業。
2016:價格戰之下的行業很不容易
2016年,中國電動車市場由增量市場進入存量市場,再加上激烈的價格戰,導致電動車廠商兩極分化,市場集中度也大大增強。存量市場下的市場飽和已經成為常態,新增消費者越來越少,二次購買電動車的消費者成為行業消費的主力。
據估算,2016年中國電動兩輪車下滑,但與前幾年的高速增長相比,中國電動車市場增長空間已經越來越有限。市場增量有限,大廠商為了市場份額又大打價格戰,無疑要壓縮成本、降低利潤,對整個產業鏈的壓力可想而知;而小廠商一沒資本實力,二沒產業鏈的議價能力,只能在價格戰之中消耗致死。這樣的市場狀況之下,眾多小廠商和代工廠的倒閉也就無法避免。
不過在光鮮的出貨量數據背后,大企業的日子也不好過,雖然在2016年品牌企業對于產品品牌的打造上下了重金,但是很多經銷商不免心中犯嘀咕,既然肯花大價錢,為何不多給予終端經銷商一些自由發揮的空間以及更多的資源來銷售,其實在這種情況下大企業也是在想方設法提高單品的利潤空間,但是2016年僅僅是一個開始,很多經銷商并不買賬,畢竟大品牌產品的利潤相比以往還有下滑。國產電動車銷量目前主要還是集中于中低端產品,雖然增長快速,但能真正盈利的卻很少,電動車行業整車利潤下滑已經成為行業共識。
2017:疑云漫布,不知幾何
2016年已經遠去,各家國產電動車廠商在年會上也紛紛公布了去年的銷量增長數據或經營狀況,在這樣的市場環境和業績之下,有人歡喜有人憂。對于2017年,與往常不太一樣,在2016年開年,我們早就知道2016年是大品牌至尊開打的一年,反觀2017年十分的平靜,那么在2017年,國產電動車廠商又會怎么玩?
一、品質為王 市場秩序將進一步規范
盲目地擴大銷量、價格競爭,帶來的是整車企業普遍的利潤率低下,使得寒冬中的整車廠家更加雪上加霜。低價低質無疑損害了市場的消費熱情,如何挽回消費者對電動車產品品質的信賴將成為2017年電動車企業思考的一個重要課題。
2016年很多企業依靠單一爆品打開市場大門,后續再以大眾車型鞏固市場,搭配高成本的品牌宣傳,也打開了一些局面,但這并非長久之計,不管是爆品營銷還是深挖市場,產品的質量尤為關鍵,隨著電動車行業的競爭加劇,也在催化圍繞電動車的高科技產品的出爐,這對于行業來講是個好事。一個企業要想在市場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有讓消費者滿意的產品和服務,否則只會獲得虛假繁榮,早晚遭到淘汰。
二、培育品牌發力中高端市場
2016年的價格戰讓國產電動車廠商陷入以價換量的泥潭。殊不知,一個行業要想真正成長,必須走向高端,必須打造更高的附加值,行業的大品牌也必須要有品牌溢價的能力。如若不然,這個行業就會走向人微言輕的末路,不但在國家的工業領域拿不到話語權,甚至可能被封殺和淘汰。
如今大品牌品牌紛紛發力高端市場,他們在做的就是扭轉大眾對電動車行業的認知,讓大眾認同電動車行業的高端化發展路線。2017年,無論從宣傳上還是產品打造上,致力于高端的品牌都將為行業樹立一個標桿。電動車行業整體形象的提升,也必然能拉升整個行業的關注度和大眾對電動車的認同感。
三、掘金新興市場
中國電動車市場雖已見頂,但印度、東南亞、非洲等新興智能電動車市場卻正迎來爆發期。2016年電動車行業出口比利時、越南、敘利亞等國的電動自行車卻出現了不小增幅,其中出口越南出現了高幅增長,國外對中國物美價廉的電動自行車情有獨鐘,且需求量呈現加速上升態勢。
對于海外市場,在2016年對于電動三輪車的很多企業都是非常的敏感,特別是東南亞各國,參加國外展會的企業也不是少數。在去年進過短暫的試水之后,不少廠家也是覺得此路可通,至于2017年的形勢如何仍不好說。電三利潤在這些年下滑很快,依附于篷車的受歡迎電三還是可以一試。
總體來講,2017年電動車企業剛剛開始有所動作,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表面上可能不如去年開年那般熱鬧,但是2017年卻更重要,2016年下的血本,2017年,能收回來嗎?
轉載請注明“電動車商情網”:
http://www.q88888888.com/news/html/201702/20170206085113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