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節流,2017年經銷商的生意經該怎么念?
[提要] 不得不說,電動車經銷商的忠誠度還是很高的,在這個行業耕耘十年以上的經銷商比例絕對不低!
有一種寒冷叫死扛,希望有一天能春風得意,隨著電動車市場環境的改變,越來越多的經銷商覺得生意不好做了。以前生意好時,一個百十平方米的店,每月能賣二三百輛,現在生意不好了,有時一個月也賣不了幾輛,但是卻很少出現店鋪轉讓的,實在沒有顧客寧愿關門去逛街。不得不說,電動車經銷商的忠誠度還是很高的,在這個行業耕耘十年以上的經銷商比例絕對不低!
可是為什么現在的電動車經銷商一年到頭辛苦勞作,結果卻是白忙活沒錢賺,經銷商的利潤去哪兒了?許多經銷商期待的銷售的春天在2017年能到來嗎?小編認為,與其被動等市場回暖,回到供不應求的從前,不如從自身做起,開源節流,將失去的利潤重新找回來,或者至少不用死扛,至少能舒舒服服地將電動車銷售當成一種生活方式。
開源:尋找利潤增長點
過去電動車經銷商一直抱著呆板的想法,認為想要多掙錢就要開網店,越多的二級網點越賺錢,實際上很多時候都難以如愿。二級網點開起來了,市場競爭卻越來越大,將利潤投入到價格戰與經營上去也不見起色,錢反而越賺越少。那么該如何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呢?
首先,抓住當地市場需求,每個區域都有不同的暢銷車型,在這方面經銷商要做好與廠家的溝通工作,將適合當地特殊環境與消費喜好的產品打造成爆品,從而催生新的利潤點。
其次,電動兩輪車如果當地過于飽和,就要及時轉型,從某些休閑三輪和電動汽車入手,盡快布局新市場。在風險可控的范圍內增加投資項目就避免了將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弊端。
最后,開源還要從產品入手,向服務要利潤。如今配件市場絕對是經銷商非常重要的利潤來源,這兩年十幾家設計配件銷售的平臺成立就是最好的例子。當地的電動車市場越是飽和、電動車保有量越多,說明配件市場的蛋糕就越大。當然這塊蛋糕不是想吃就能吃到,需要的是遠見、計劃和縝密的布局。
節流:把錢用在刀刃上
一些經銷商只有產品進與出的價差概念,這樣就造成成本費用觀念較弱,很多時候利潤被無控制的成本和逐漸上升的費用吞噬了。利潤是營業收入減去各項成本和費用之和,有時候感覺產品的利潤不錯,卻沒想到減去成本與費用后,完全是在虧本經營。
首先,管理出效益。很多經銷商管理混亂,貨款回收不理想,該催收的不收,貨款的利息損失與利潤相抵之后可能還虧;價格管理不行,導致價格越賣越低,利潤流失越來越多;人員管理不行,導致人浮于事,白白將利潤化作了不干活的人的大量工資額;隨手開支,也不計賬,到頭來花銷大于收入;不該做促銷的時候花了錢效果又不好……
其次,避免沖動型行為。不該進的貨卻進了,結果占了一大筆資金,也極大可能引起另外一種暢銷產品的斷貨;車輛經常維修,大筆的維修費用不得不出,如果出現車輛撞人之類的大事故那就更不得了;產品損耗嚴重,破損太多,廠家不予補貼;經常丟了產品都不知道,也沒辦法核計;產品滯銷,只得虧本大甩賣;倉庫也不重視防火防盜,如果發生火災或許讓經銷商多年積累付之一炬,再做牛做馬干十年也補不回損失等等,利潤就如流水,流一點,漏一點,最后當然導致利潤的干涸。
最后,營銷要適度。本來最多只能投一元錢,卻不知怎么就沖動地投出了三元錢;不該促銷,應該觀望的時候,卻來一個大降價;不知道去開發新市場,卻寧愿在競爭最激烈的地方等死。電動車銷商雖然經營靈活,但套路往往欠缺。解決問題更多的是“拍腦袋作決策”。即使考慮問題,也比較片面。
除了開源和節流,當然還有許多別的問題需要重視。比如很多經銷商沒有合理的產品體系,也就沒有利潤結構體系。經銷商每年去找新產品,即使找到一個好產品,卻不一定是與原來產品搭配最好,不是一個能讓經銷商賺錢最多的產品系。如一邊賣電動車,一邊卻在賣電池;手上有了好幾個名牌產品,卻一個也不賺錢,也沒有一個高利潤產品等等,都需要經銷商根據當地的市場狀況慢慢摸索,找出適合自己的產品搭配體系。
電動車經銷商的利潤去了哪兒?這是一個困擾行業終端的大問題,如果剔除國家宏觀經濟情況與客觀價格戰的影響,我們就可以看到利潤其實是在經銷商自己身上的。如果能腳踏實地做好管理與銷售,抓住機會與機遇,相信2017年,電動車經銷商依然大有可為!
轉載請注明“電動車商情網”:
http://www.q88888888.com/news/html/201702/20170212111203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