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零部件企業轉型做整車為什么成功概率很低?
[提要] 不少零部件企業轉型到做整車確有其事,但是鮮有成功的例子,或者說在當下的電動車行業,做電動車零部件轉型到做整車的,成功概率已經越來越低,幾乎已經不可能。
許多零部件企業依靠電動車產業需求旺盛而呈現出產銷量兩旺,由此讓不少零部件企業賺得缽滿盆盈。但隨著更多同行的進入和產能規模擴張,零部件企業遭受到了整車企業不斷延長賬期和壓低價格的待遇,使得許多零部件企業出進入到艱難過日子的階段,表面風光的下面無法掩飾利潤越壓越低的囧境。
有數據顯示,幾乎每家零部件企業的應收款都出現了居高不下、越積越高共性問題,也就是零部件企業規模越大,應收款額越高、利潤很薄的行業通病。零部件企業轟轟隆隆的機器運轉背后,卻是緊繃著隨時會出現斷裂的資金鏈。
在這樣的狀況之下,零部件企業轉型或延伸到做整車是一個好的良策?
不少零部件企業轉型到做整車確有其事,但是鮮有成功的例子,或者說在當下的電動車行業,做電動車零部件轉型到做整車的,成功概率已經越來越低,幾乎已經不可能。
說起零部件企業,我們先做一個簡單的分析(在此暫時撇去電池企業):在此,我們暫時以電機企業為例子,目前電機企業還沒有做到絕大的市場控制地位,一家電機企業最大的市場份額僅占10%-13%;而一家上規模的整車企業,采購電機絕不會限制于一家電機企業,因為這樣做風險太大。一般而言,整車企業框定電機供應商,少則5-6家,多則10多家,甚至更多。
整車企業這樣做非常地清楚:更多地選擇供應商,基于產品特性、賬期、采購供應鏈的完全等眾多因素的考量。但是,截止到目前,鉛酸電池的電機企業擁有發明專利的知識產權少之又少,95%的鉛酸電池整車采用的電機,基本上沒有技術含量。電機企業都是以勞動密集型的方式組裝生產電機,大型電機企業之所以能做到規模龐大,除了企業在質量上控制較好之外,更多的是敢于給整車企業更長的賬期、以及壓低價格來搶奪競爭對手的市場份額。因此,截止到目前,鉛酸電池電機企業基本上對產品還沒有絕對的話語權。
再以電摩車架企業為例,這些企業則更為分散,一家規模上百萬輛的整車企業,其車架供應商最多的時候有20-30多家。但近幾年來隨著大量的機器人使用,以及整車企業延長產業鏈,車架制造基本實現了一家整車下屬幾家車架分公司的狀況。但這樣好做不利的是,車架的市場通用性不強,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車架企業規模的進一步擴大。
我們再對塑件企業進行分析。目前塑件企業出現了進一步的分化,真正具備研發與制造實力的優秀塑件企業,其數量還是非常有限的。許多的塑件企業名義上是開發塑件,實際上是對別人熱銷款型進行局部改動而已。但是,隨著整車企業規模的越做越大,整車企業自我研發款型將逐漸增多,塑件企業主導整車款型的時代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整車企業親自參與款型研發與制造已經逐漸地增多。未來的趨勢很清楚:塑件企業開發一款多家企業采購的現象將逐漸地減少;塑件企業為整車企業量身定制的現象將增多。整車企業為了得到更好的款型和獨家占有款型,參股優秀塑件企業或獨家買斷式采購將是趨勢之一。因此,優秀的塑件企業日子將會更好的好過,而更所的塑件企業將會出現市場邊緣化的現象。
從以上的幾個例子可以看出,零部件企業制造的專業性能力越強,擁有自主研發產品的知識產權更多,企業的市場話語權越高。但是,零部件企業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要想進入到整車企業,尤其是進入到國內的整車企業市場將變得更加的艱難。
然而,有些零部件企業因長期賒賬而出現表面繁榮、實際上現金流越轉越少的問題,這樣的零部件企業而且不在少數。在這些企業中,有的零部件企業悄悄轉型從零部件開始延伸到整車制造。但是,這些零部件企業轉型做整車幾乎很少有成功的。原因在于:
一是零部件企業制造與整車生產是兩碼事。零部件企業針對的是幾家采購商,而這些采購商一旦與零部件企業確立合作就能保持較為穩定的關系;但整車企業絕不是這樣,整車企業要面對的是眾多的經銷商,經銷商數量多才能維持整車企業的運轉,否者整車企業就無法生存。
二是整車企業市場渠道開拓成本巨大。整車企業招商的成本開支已經越來越大,缺乏品牌,或沒有多年品牌運行的積累,要想進入到電動車整車領域已經越來越難。因此,為什么整車企業每年舉辦經銷商招商會規格越來越高,其中原因除了經銷商生意不好做的之外,更多的還是整車企業之間爭奪經銷商越來越激烈。而零部件進入到整車之后在運作招商等問題上不僅缺乏經驗,更多的還是經銷商招商的艱難。
三是既做零部件又做整車,采購商很忌諱。零部件企業做整車,將自己生產的零部件一部分用于自己的整車組裝,另一部推銷給其他的整車企業,這種兩全其美的做法在電動車行業根本行不通。整車企業一旦了解零部件供應商既做整車又做零部件,絕不會采購這家企業的零部件。
由此可以看出,零部件企業做整車這條路十分的艱難。但整車企業從事部分零部件的制造卻較為容易,并有許多成功的例子,本文不再贅述。從一個側面可以說明,零部件企業要改變自身的被動的局面,更多的還是要在研發產品上下苦功,一味追求規模制造效應,而產品沒有獨創和先進性,必然會整車企業牽著走。
轉載請注明“電動車商情網”:
http://www.q88888888.com/news/html/201706/20170601110528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