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不了這些痛點,電動車產業永遠成熟不了!
[提要] 從電動車產品存在各種不足的情況來看,電動車產業還完全沒有到真正成熟階段!許多的技術還需要完善、升級與突破。
電動車發展至今大約有20年的時間,擁有量已經突破2億輛之多,每年電動兩輪車產銷量基本上在3000萬輛、電動三輪車在1000萬輛以上、電動四輪車(低速電動車)在100萬輛左右的規模總量,今年來電動兩輪車產業有已經進入到成熟階段的跡象。
有業內專家預測,未來的幾年,我國電動兩輪車每年的產量將徘徊在2700萬-2800萬輛的規模、電動車三輪車產銷量將維持在1000萬輛左右的規模,低速電動車產銷量將超過100萬輛的規模。如此大的產業規模,給外界人士視為是了不起的產業,具備了各種成熟的條件。但是,事實上并不是如此,從電動車產品存在各種不足的情況來看,電動車產業還完全沒有到真正成熟階段!許多的技術還需要完善、升級與突破。
在此
電動車商情舉幾個例子進行分析:
大規模采用鉛酸電池做電源存在缺陷。鉛酸電池是目前所有推廣動力電池新能源中比能量(電池放出電能的大小)最低的一種。盡管價格優勢、制造方法簡單優勢十分的明顯,但鉛酸電池在重量、體積、使用壽命等綜合指標上幾乎都處于劣勢的狀態。難怪在開發用于電動汽車等方面的新能源上,科研單位幾乎絲毫不考慮鉛酸電池。然而,電動兩輪車、電動三輪車、低速電動車都在如此大規模使用鉛酸電池,除了價格便宜的優勢占據上風之外,其余的弊端也就不言而喻了。
不僅如此,鉛酸電池的重量在電動兩輪車上要占據1/2或1/3,也就是在一輛電動車上,竟然讓電池重量占據了這么多的分量,這無疑說明鉛酸電池的笨重,電動車在驅動的時候,都是被自身的重量消耗掉了。如果說,在沒有替代電源的情況之下,鉛酸電池稱得上是不可或缺的電源;那么,如今有那么多的已經成熟的新能源,而且在各種關鍵技術數據上絕對超過鉛酸電池情況之下,理應選擇使用諸如鋰電池之類的新能源。但是,目前采用鉛酸電池的比例高達90%以上,這對整個電動車行業來說是值得反思與重視的。
電動車整車應該趨于多元化,而不是體現在相對集中的款型上。近年來,隨著整車企業規模越來越大,電動車制造的款型也越來越少,款型卻越來越集中。款型的減少有利于企業制造產品的規模化、標準化、自動化,以進一步降低企業的制造成本、提高勞動生產效率、更好地獲取經濟利益的最大化。
但是,電動車畢竟是基層普通大眾的代步、休閑、娛樂工具。電動車款型的多樣化可以扮演更多的角色,讓消費者在使用產品中充分滿足個性的需求,從而使得電動車產品變得千姿百態,豐富多彩,而不是像現在有趨于單一化的傾向。
現在,電動車產業的制造分工已經非常地明確,完全可以做到這一點。而現實是確實有許多的中小企業朝這方面努力。問題是,我們不少原是鉛酸電池電動車的整車中小企業僅僅為了組裝而組裝,在大企業圍剿之下,已經出現了大批的死亡。
照理說,中小企業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與能力活得很瀟灑,但這些中小企業根本沒有耐心靜下心來,好好研發與制造產品,而是為了獲得規模效益,走向了嚴重依賴組裝賺取快錢的不歸之路,從而把自己逼成了今天這樣的結局。
從中讓我們聯想到
電動車市場需求量這么大,理應能讓更多的企業存活的理由,如果我們許多的小企業獨辟蹊徑,堅持走自己創新發展之路,讓每一個員工都成為工匠。那么,不管是什么時候,其他企業即使已經倒閉,而這些小企業則完全能存活下來,而且競爭力非常強大。就像日本一樣,每一家大企業的周邊都會有大量的小企業存在。他們為大企業提供大企業無法做大或辦到的事情,這就是小企業擁有的獨門絕技,讓大企業永遠無法替代。但可惜的是,我們的大企業周邊容納不了同類產品的中小企業。這就導致許多中小企業倒閉的原因之一。
驅動系統的改造與升級遠遠沒有完成。由于大企業沒有真正解決所有零部件技術的能力,因此大企業的采購鏈很長。這并不是壞事。而壞事的是,整車大企業雖然沒有提供所有零部件,但應該有判斷所有零部件技術優劣的能力,并在組織、協調、掌控產業鏈的過程中扮演者非常明確的裁判角色。而現實是,而有的大企業還不具備這樣的判斷能力,這就導致了目前在電動車的核心部件如驅動電控系統上,還有大大改進的地方。電動車商情并不會把驅動電控系統究竟存在哪些問題羅列出來,因為部分的優秀整車企業的技術或老板心里是分廠明了的,但苦于找不到解決的方法而已。
轉載請注明“電動車商情網”:
http://www.q88888888.com/news/html/201706/2017062010391591.htm